本报记者 张 晖 刘轶瑶 吴 倩
■胡主席记忆力震住布什 ■温总理向外宾讲解国画
2006年到2007年年初,中国高层领导人出访了许多国家,也接待了不少外国政要。其中的一些外交故事,成为增进中国与这些国家友好关系的润滑剂,让人津津乐道。
2006年4月20日,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举行会谈 胡主席高唱《茉莉花》
关心非洲老总统
加蓬总统邦戈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。从1967年11月至今,他一直担任加蓬总统,算得上是非洲任职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之一,中国人对邦戈的名字也是耳熟能详。他在1974年到1996年间曾先后8次访华,结识了毛泽东、邓小平、江泽民中国三代领导人。
2003年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非洲之旅,就选择了加蓬这个极具代表性的国家。在两国元首会谈中,胡主席邀请邦戈总统再次访华,邦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。
胡主席在与中方工作人员商讨访问时间时,关切地说:“加蓬地处赤道地区,这里的人们不适应北京的严寒,应该考虑安排总统在夏天时候访华。”这样一句细致入微的话,透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非洲兄弟的关心和体贴。
胡主席对普通人更是关怀备至。在国外出访时的每一场活动,按惯例都是按车队的顺序到达指定位置,先是警卫车,然后是主车,接下来是陪同人员的车,最后才是记者的车。所以,每到一地,扛着摄影机和摄像机的记者们,狂奔到最前面,总会累得气喘吁吁。不过,只要一拍摄,他们就会屏住呼吸,拿稳镜头,以极高的新闻素质拍好每一个镜头。
胡主席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头。看到记者扛着机子奔跑过来,他就特意让车慢慢开,而且迟些时候下车,当记者们就位后他才走出轿车。胡主席对身边普通人的悉心关怀让身为记者的我们深为感动。
记数字过目不忘
2006年11月,在越南首都河内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,胡锦涛主席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双边会晤。胡主席的开场白是以数字开始的,而且将数字贯穿在讲话过程中,让人印象非常深刻。
胡主席说:“很高兴和总统先生再次见面,我记得今年以来我们已经3次会晤,4次通电话,多次通信,保持了密切沟通,有力地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。我高兴地看到,自从今年7月我们在圣彼得堡会晤以来,中美关系又取得了新的进展。两国高层次和各个级别的人员密切交往,双边贸易快速增长。我告诉总统一个好消息,据美方的统计,今年1至7月,美对华出口增长了35%。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始启动。中国的海军舰艇6年来首次访问了美国本土。正是在今天,中美两国海军的舰艇将在中国海域举行联合搜救演习。总之,我们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感到高兴。中美关系有今天这样一个局面,和总统先生的得力领导是分不开的。”
此番话一出,布什总统开心地笑了起来,于是双方笑声朗朗,气氛一下子融洽起来。
《茉莉花》唱出中国味
据说,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是校合唱队的队长,非常喜欢唱歌,而且有着极强的指挥能力,这一切在出访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。
《茉莉花》这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如今传遍五湖四海,成了“中国”的代音符。2006年4月,胡主席在访问肯尼亚时会见了内罗毕孔子学院的师生,学生们高举“学好汉语,架设肯中友好之桥”的横幅,为胡主席演唱了中国民歌《茉莉花》。胡锦涛兴致盎然,与师生们一起边击掌边随声和唱。
唱完歌,一位学生问:“胡主席,我提一个问题,我们的《茉莉花》唱得好吗?”胡主席笑着回答说:“好!这是我家乡的一首歌,你们不仅唱得好,而且有中国味。”在场的人们都开心地笑了起来。
中美元首关系很融洽
2006年胡锦涛主席应邀访问美国。在白宫就餐之前,布什总统说:“我要谈的还很多,可谈久了,我们的夫人会不高兴的,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还要等候更长ffb时间。待会儿吃饭的时候,我们坐在一起,接着谈。”胡主席马上回应:“我以为我要和你夫人坐在一起呢,那样我可以和她谈些轻松的话题。看来,我的计划要落空了。”大家都被胡主席的应答逗笑了。其实,早在胡锦涛到访之前,布什就向媒体表示他与胡锦涛的个人关系相当融洽,融洽到足以私下里坐在一起讨论要紧的事情,而不会因为一点不信任而导致气氛紧张。
正是在这种友好的氛围下,胡锦涛主席的美国之行颇为成功。国外媒体认为,胡锦涛平易近人、充满智慧的个人魅力感染了美国人。
温总理晨练不忘奥运
当起北京奥运义务宣传员
出访期间,温总理除了是中国的国务院总理外,还有一个特殊身份,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义务宣传员。温总理喜欢晨练,即使在国外访问也不间断。在许多国家和城市,当地人都目睹过正在慢跑或散步的中国总理的身影。
温总理还利用晨练为北京奥运会担当义务宣传员。去年9月,温总理在芬兰访问并出席亚欧领导人会议,其间的每天清晨,他都身着印有北京奥运标志的运动装早起锻炼。在赫尔辛基,温总理和芬兰总理万哈宁一同晨跑,更是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。
和奥总理聊艺术
除了为北京奥运会担任义务宣传员外,温总理还多次当过中国文化的讲解员。
2005年4月,奥地利总理许塞尔访华。两国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,来自“艺术之都”的许塞尔总理,刚一进东大厅,就扭着脖子看自己背后的巨幅画作??晨曦薄雾中的长城。
看着许塞尔一脸的神往,深谙中华文化的温总理,微笑着向他介绍画中那被阳光染红的城墙原本使用的颜色,以及画家运用的中国画技法……两人谈得兴致勃勃,许塞尔忍不住啧啧赞叹长城的雄奇和伟大。
在场的记者都为两国总理在双边关系、经贸合作之前的这一番交谈而惊喜,温总理的从容介绍也让所有的中方人员满心自豪。
谈中国怎样花钱
每次出访,温总理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会见当地使领馆工作人员、中资机构、留学生和华人华侨代表。
2007年1月16日,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,温家宝总理即兴讲了30多分钟。他告诉大家,他的访问总是时间很短,因为国家的事情太多,只有回到祖国工作心里才踏实。
温总理说,一个强大的中国是在外工作的中华儿女的后盾。祖国强大了,你们在外面生活也放心,也有信心,也会增加大家的自豪感。
温总理给大家讲了15日在阿罗约总统欢迎宴会上的一个小插曲。他说:“在宴会上,菲律宾财政部长问我,中国的财政增长这么快,钱怎么花?我说,第一位是改善民生,第二件事情,就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。”(文 邱震海 整理 赵全敏)
专家点评
中国首脑外交特色日益鲜明
最近几年中国的首脑外交特色越来越鲜明,表现出更多个人特点和务实特色。
中国领导人的出访几乎跨越了世界各大洲。这其中可以包含几个要点:一是在首脑外交的带动中,中国的大国外交得到拓展和延伸;二是折射出能源战略的重要性。
尽管胡锦涛主席、温家宝总理并非外交出身,但面对国际上纵横交错的复杂利益关系,他们在很短时间内便形成了自信的外交风格和外交思路,首脑外交的特色越来越鲜明。
责编:王茜